负能的体现在职场上最为明显,最开始做猎头的时候,由于资历较浅,仅能接触到候选人端。
听到的更多的是候选人的抱怨,问及想要看机会的原因,总会给你数列出无数个和自己没有一点关系的理由:
目前公司文化不行、制度随意、一言堂的老板风格、公司内斗混乱……
如这样聊完整个地产市场的候选人,你会发觉没有一家是健康且做事情的公司。
一但这种想法灌输在顾问的脑海中,就很可怕了:
每当你想去BD某一家公司,就会想起那个曾在这家公司工作过的人和你讲过的话,疯狂否定摇头说不靠谱。反而你会更相信候选人的话而不是市场的生意需求。
但事实是这样吗,如果你跳脱出来,再去思考这一切。
你会看到是否是候选人自身跟不上公司的发展,是否是由于候选人的哪些原因导致这段劳务关系无法继续?是否还有哪些ta想隐瞒给你的故事?……
离职后疯狂吐槽前公司的候选人,诚如分手后各种怨恨前任伴侣的那个人,不曾感激此段经历带给彼此的成长。
我面试会问候选人,你最appreciate的经历是哪段。
当看到候选人眼里含着光述说那段经历时,我也相信彼此是真正的爱过。
曾经有一位H候选人,由于英文不好提前列了数十页的自我介绍以及问题的回答方式,让我帮忙修改。安排现场面试远程坐数十个小时的车到A城,自己承担面试的费用。
我看到他的努力,也明白他的资历是足以担此职位,在面试前也帮他做了详细的面试辅导。
结果由于客户的时间安排,没有测试英文,仅仅聊了不足10分钟结束。在候选人还在回途的车上给了我们反馈,三个字:“不合适。”
那时还是实习生的我是真的有些难过,为精心准备的候选人,为被支配的我们。
甚至开始怀疑猎头顾问存在的意义。因为和候选人端接触的比较多,成为朋友的也比较多。
真心希望候选人有一个良好的职业发展,并真心希冀自己的存在为其发展有所帮助。
如果是两年前的我给你讲这个故事,我甚至会声泪俱下并言语苛责。
但现在我更明白:客户和候选人端,本就是客户占强势,这是亘古不变的道理。以及一件事情的成与败,其背后必然有其盘根错节的原因:也许H就不合适这个机会,确定offer这事情一旦发生,对客户和候选人的影响都很巨大,那还不如一开始就否定错误的那个开始。
曾有一位同事B,因为我们有些共同的候选人,当和候选人闲聊时,候选人和我说,“哎B自从去了你们公司,要被你们的客户Q气死了,气哭了好几次。”
我当时听得十分讶异并心疼,因为候选人被毙掉而生客户的气,本就是庸人自扰。
我们的存在就是解决客户所不能解决的问题,从人才战略层面提供支持,并辅助其发展。
而不是和客户对立赌气,以及为fail的候选人抱不平,这不是作为智者花费时间和精力去做的事情。
今年刚刚开年,受中美贸易战影响,很多行业出现疲软状态。很多候选人以及顾问开始抱怨行情不好,找工作举步维艰,越来越难做云云。
从猎头角度而言,越是在这种情况下,行业对于人才的高精尖要求就会更高,需求也并没有呈现直线下降的状态。而反而约在经济下滑的情况下,不专业的人才就会被淘汰,即大家的实力差异还是会被检验出来的。
并且战场是不同的,有的是活下来的战场,有的是活更久的战场,有的是活更好的战场。
而从行业角度来看,淘汰掉一些并非是坏事。
另外经济形势导致候选人看机会整体期望降低,更为谦虚以及更容易被管理。针对于经济低迷我们公司的CW曾说:“大多数35岁以下的人从未经历过真正的低迷。因此,我们永远不能为自己的个人不足找借口并责怪经济。对于中高级白领人才来说,这仍然是世界上最具活力的招聘市场。”
每每看到这句话,我都会更努力。
因为这是最好的时代,也是最坏的时代。一直如是。
“负能”不会一直存在,就像是生活也总是起起落落。
关键是你看问题的高度在什么位置。想起拜访客户时,人力总监和我们讲董事对公司希望发展的需求、以及公司的内部竞争和外部压力、公司未来的发展方向和宏图,真切的看着我们说需要一些强有力的合作伙伴的时候。
我才真正第一次感受到猎头的意义:客户的Business Partner。
除了看问题的高度还有角度,如果一味从负面去考虑,思索下来的结果只会越来越悲观。而换个角度,则会豁然开朗。
就像是即便市场上有再多负面因素的存在,也不能阻挡百万顾问甚至百万收入顾问的存在,而那个不被千万负面阻挡的人,为何不是你。
不抱怨客户,不担心市场。
只是单纯从一个第三方的角度,将其联系在一起。
为客户解决人才脉络的问题,才是我们该真正思索的事情。
当“负能”都转化为赋予你的“赋能”
这件本就有趣的事情才有意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