很多猎头业内人士都会默认:做单做得好的顾问会比较适合带人做管理吗?其实不然。做单做好的顾问只是让你具备了带人做单的最基础的条件之一,想要带好团队,还有很多其他的技能需要加强。
在过去这几年,我辅导过很多猎头团队管理者提升管理能力,经历了不少团队管理者从入门到成熟的过程,在此简短分享一下我传授的管理带团队的经验和理解,个人意见,仅供参考。在做管理之前,先得有个目标。
我们做管理这份工作的目标是什么?
在我的理解里,管理一个猎头团队有三个层次的目标,最初的时候,一个简单的目标是让顾问用更正确有更高概率成功的方法做单,也就是说让顾问做对更多的事情,少做错事情;第二阶段的目标是让顾问形成正确的习惯。这些正确的习惯会让顾问有更高的概率,结掉单子的能力也能赚到钱。
最终极的目标是什么呢?
我的个人理解是形成一个团队氛围(也可称为团队习惯或者团队文化)。让每一位加入团队的顾问都比其他顾问有更高的概率成功。这样的团队应该可以被称为一个成功的团队了。下面来聊一聊这三个阶段的管理有什么不同。
在第一个阶段,帮助顾问做对更多事情,少做错事情。首先,管理者得先知道怎样的方法是更对的,怎样的方法是错的,这个时候高产顾问如果不是靠运气而是靠实力就有优势了,因为高产顾问之所以能高产,通常是掌握了一些比较正确的方法,具备了丰富的成功失败经验。
在这个阶段,管理者的做单经验就很重要了,说白了,你可以让你的顾问少走一些弯路。但是,很多管理者会遇到两个问题,一是说了,顾问听不明白,二是顾问听明白了,做不到或者做不好。
这时候,很多管理者都会下意识的想,是不是这个顾问太笨了?我选错人了?
当然我们不能排除招错人的可能性,但我过往的经验是,80%的情况是管理者的锅,毕竟咱们做猎头的,在看人方面还是有点经验的,看错的概率不会很高。
那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?
最常见的原因有三点:
第一种情况是定位差异,意思是你教顾问的方法是你做了3年猎头后形成的方法,适合你,但不适合一个刚入行的顾问,甚至不适合3年前的你自己,所以解决这种问题的思路应该是如何把你的方法“小白化”;
第二种情况是缺少实战的示范。听你说道理能明白,但落地就不知道怎么办了,理论到实际的差距可能仅是一次示范,做一次给他看,这可能会节省他好几天的摸索时间;
第三种情况是教了示范了,没去检查效果,缺乏监督。现在的年轻人都很有自己的想法,这不是坏事,但至少管理者应该确认下顾问实际用的方法是否有效,这个通常有经验的顾问还是能判断的,如果发现他用你的方法没用对没用好或者用自己的方法不太奏效,及时帮他纠正,看他做几遍很重要。
到这里,可能有不少人会觉得管理好麻烦啊,我找些聪明人多省事儿。不得不说能招到聪明人肯定是好事,但第一很难招到,第二智商120情商120的聪明人其实并不很需要你这个管理者,他在哪里都能成功,真正最需要你的是智商85情商85这批人。
一个优秀的管理者可以让这些人的成长成功的效率翻倍,相互依赖是关系长久的基石,这些人也才是你团队的基石。
所以个人意见,聪明人要招,但也不要迷信聪明人,多数时候智商情商和努力程度是成反比的。另外,管理者培养顾问的过程也是一种温故而知新,对于管理者自我提高业务能力也有很大好处的。
第二个阶段目标是帮助顾问形成优秀的习惯。在这个阶段,最重要的管理关键词是“固定”,帮助顾问形成习惯最有效的方法是管理者自身形成一些“固定”的“管理习惯”。
举个例子,在第一阶段管理者总结出来了一些高效的工作方法,这些方法也被称为SOP。例如在找A职位的时候应该先用网搜,再上脉脉,但B职位应该直接上邻英或者找人要转推荐;
再例如要挖掘候选人的真实意向必须要问8个问题,问全了顾问对候选人的意向就能把握的更精准;
这些好的方法要想帮顾问形成习惯,最简单的方法是管理者固定时间来检查,例如管理者每周一下午4点来检查每个顾问上周推荐给客户的候选人是否都问全了那8个问题,这就是管理者的某一项管理习惯,这个管理习惯坚持3个月,你的顾问就会建立起每个推荐的候选人都要问这8个问题的好习惯。
习惯形成以后,顾问在这关上也就过得七七八八,你也就轻松了。过五关斩六将后,一批稳定的高产顾问也就成型了。
第三个阶段其实是第二个阶段的延续,在第二个阶段,你很难放手,因为你不维持自己的管理习惯,你的顾问的习惯可能会因为懈怠而变,这就可怕了,但一直如此很累,所以需要形成固化的团队习惯。
形成团队习惯,你需要的是一批具备这个习惯的老顾问,和一批在形成这个习惯的新顾问这两个梯队,建立一个老人带新人,新人学老人的机制,让每一个老顾问成为好习惯的传承者,让每一个新顾问成为看着老顾问学着老顾问的眼睛,传个一两代,团队习惯也就形成了。
总而言之,我理解的管理就是理出标准,理出规则,然后按照标准和规则去做管这个动作。理让人思路清晰,管能让好思路落地,探索成功规律的过程是很有趣的。